網(wǎng)絡上各種“雞娃”的血淚史讓我們見識了“雞血”和“佛系”的現(xiàn)實表現(xiàn)。其實,家長的教育態(tài)度同樣存在于學校教育中,教師一樣有“雞血”與“佛系”傾向,需要我們警惕。 教育的目的是影響人、發(fā)展人、成就人,提高孩子的生命價值,增強其未來發(fā)展的可能性。但這不是一廂情愿的,需要孩子的認同和接納,而且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智能實際。而在傳統(tǒng)教育中,學生管理方面存在許多“雞血”式的強制強加,很少能讓學生心悅誠服。 過去,家長忙于工作,尊重信任教師,放手讓教師管教孩子,教師些許過激行為也會被家長接納。如今不同了,教師管理稍不注意便會激起矛盾沖突——學生對立,家長不滿,社會譴責;不少教師受處理遭打擊,深感委屈。我們必須承認,教育短視和功利思想確實引發(fā)了過激行為,但不得不說,許多教師的出發(fā)點是希望學生健康成長有所作為,是教師責任心強、高度負責的體現(xiàn)。 如今,在受指責處理以及身邊管理事件的刺激下,許多教師改變了“初心”,不再那么較真負責,變得退縮不前。以前多在高校教師中存在的你好我好大家好“佛系”思想,已經(jīng)滲透到中小學教師隊伍中,不少教師選擇回避管理,放任學生,得過且過。 這需要我們警覺和提防! 當下社會,因為競爭激烈、生活艱難、成功不易,許多年輕人選擇了“躺平”,低欲望甚至無欲望,自甘“停擺”不思進取。觸目驚心的校鬧事件更讓教師滋生躲避思想,遠離學生管理是非之地。如果教師都溫柔“佛系”,不敢管不愿管,恐怕難以維持正常教育秩序?qū)嵤┯行Ы虒W,難以把行為走偏的“熊孩子”拉回正軌,培養(yǎng)各類社會有用人才更會成為一句空話。“佛系”思想也會在無意中傳導給青少年學生,讓他們不思進取。 與已成年的大學生相比,中小學生年齡小、心智不成熟、自控力弱,必須接受嚴格規(guī)范的學校教育,扣好人生的第一??圩?。如果學校教育也像《小舍得》的家長一樣,變得謙和、退讓,教師都“佛系”起來,難免會讓嬌生慣養(yǎng)的孩子失去成長中的有效指導,失去必要的監(jiān)督管理和行為矯正??梢哉f,教師“雞血”固然不值得提倡,而成為縮頭“佛系”更為可怕。 《小舍得》讓“雞血”家長警醒并回歸理性。我們的學校教育也應調(diào)整教育思路,改變管理行為——講究科學藝術(shù),切合學生心理,營造和諧氛圍,構(gòu)建教育認同。但絕不是讓教師跟著退卻,變得“佛系”起來。相反,教師應挺直腰桿,恪守職業(yè)道德,大膽管理,勇于負責,認真踐行教書育人的誓言,積極擔當立德樹人的重任?!吨行W教育懲戒規(guī)則(試行)》的出臺,無疑是希望教師依規(guī)管理,不辱使命。 古語有云“嚴師出高徒”!但是,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分寸和火候,做到嚴而有“格”、嚴而有“度”、嚴而有“恒”、嚴而有“方”,而一些“佛系”教師疏于管理、不敢懲戒、得過且過,同樣需要我們警惕。(作者單位系安徽滁州開放大學) |